作者之前是一名在出版社上班的編輯,一做就是七年,
因為太喜愛寫作,超時工作導致身心健康受損,
後來決定離職休息一陣子,在這段期間他嘗試了許多興趣,
他開始寫部落格,遇到同好引起共鳴,也意外得到接案的工作機會,
便開始自由工作者生活...
人類探索人生、職涯一直是我們得最大課題,
我們偶爾在夜深人靜時會問自己「為什麼而工作?工作的意義是甚麼?」
但總是沒有解答,很快的又會陷入工作的循環中,
作者離職後深深的思考,
要怎麼做才可以讓"生活過得簡單,工作變得快樂"
他找到了"自由工作者"這條道路,
分享著這七年的經驗,
當自由工作者聽起來很美妙,
可以自己掌握時間,想休息就休息非常彈性,
但事實並非是件簡單的事
除了需要高度的自律力以外,還要處理一堆瑣事,
簡單說就是要把自己當作公司經營,
原本一間公司有好幾個人要做的事,全都落在自己身上,
作者剛開始也因為這個很困擾,
不斷嘗試及調整,才規劃出一套好流程。
第一章是自由工作前需要先想好的事
怎麼接案、規劃時間、記帳
以及上班及自由工作的差別
第二章是接案技巧
以及作者這七年間的經驗分享
第三章開始自由工作後的想法及觀念轉變
這種經驗分享的書籍看久了,大多是同一套內容,
裡面有講到「工作=生活」但又有其他書籍是另一套說法「工作=工作」
但有幾點也是讓人挺有共鳴的,像是作者提到,
以前在工作會因為有主管,所以文章都隨便打打交出,
但現在的東西代表你個人,一定會讓它呈現到最好的樣子交出去,
也點讓我很有共鳴,我也是在不知不覺中也是成為那個"隨便"的創作者,
一開始我認為沒有差,因為交期比質量重要,
但是實際可以讓人成長的,絕對是質量的部分,
如果你不把質量提高,你就只能一直被替代。
還有,作者也因為這種種案例,
認為「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」這句話或許不全是這樣,
或許是「當你好好做了一件有趣的事」,
引起迴響及共鳴,機會自然會到來,
這時也要勇敢面對去接下挑戰,才會串起連動。
我認為作者說的蠻實在的,他把自己收入設定在月薪3萬,
他認為這樣的錢足以他過生活,樸實簡單即可,
覺得比較符合我的需求,所以看起來很有共鳴吧。